青海省西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青海省西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以下是关于青海省西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的介绍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15—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 一 历 史

命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共计70分,每小题2分)

中国古代存活最久的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2.现今我国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3.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的官制内容是

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D.分封制

4.秦灭六国的史实中,首先灭掉的国家是

A.赵 B.魏 C.燕 D.韩

5.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高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

6.西汉武帝时期,监察地方政治的官职名称是

A.御史大夫 B.御史台 C.刺史 D.监御史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具体为

A.察举制 B.世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汉武帝时期,为削弱相权,创设的制度是

A.二府三司制 B.三省制 C.内阁制 D.内外朝制度

9.内阁制度创立于以下哪个时期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世宗 D.明神宗

10.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哪个皇帝时期

A.宋太祖 B.明太祖 C.明成祖 D.康熙帝

11.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内阁制的设立 B.军机处的设立 C.南书房的设立 D.三省制的设立

12.三省六部制制度中,掌管封驳职权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

13.三省六部制当中,六部归( )省管辖

A.中书 B.尚书 C.门下 D.中书门下

14.宋代中央官制之中,掌管军事职权的官职是

A.太尉 B.兵部 C.五军都督府 D.枢密院

15.科举制度终结于( )时期

A.同治 B.咸丰 C.光绪 D.宣统

16.行省制度创设于以下哪个朝代

A.宋 B.元 C.明 D.清

17.清朝中央设立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A.礼部 B.吏部 C.土司 D.理藩院

18.下列关于内阁制度,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内阁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 内阁具有法定地位,高于六部

C. 内阁首辅与丞相无异 D. 内阁是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立,不能统率六部

19.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以下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以下条约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1.门户开放政策是由以下哪个国家提出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三元里抗英 D.甲午战争

23.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钦定宪法大纲》

24.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是因为上海

A.人口众多 B.经济发达 C.开放最早 D.思想最新

25.清朝末期,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于( )年设立行省

A.1864年 B.1876年 C.1884年 D.1896年

2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9年

27.中共中央在以下哪次会议上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D.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29.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 B.1911年11月 C.1912年1月 D.1912年2月

30.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国民党二大召开

31.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英国的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 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32.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33.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34.新中国以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统一战线

35.“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主要针对以下哪个问题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藏独问题

二.主观题(共计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秦始皇诏书:“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国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琅琊台秦始皇纪功碑:“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到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张荫麟《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提出要更“名号”的理由是什么?为此,他确立了哪一新“帝号”?(6分)

(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评价其功绩?(9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图一明代政府架构(改制前) 图二明代政府架构(改制后)

上面两图显示的明代政府架构有什么不同? 对政府架构作这一改变的皇帝是谁? (10分)图二能够说明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5分)


36.(1)理由:通过武力结束战乱,统一中国。(3分)

新帝号:皇帝(2分)

(2) 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每点3分,满分9分)

37. 改制前,保留了丞相,由丞相统领六部,处理国事;改制后废除了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每点4分,满分8分)朱元璋。(2分)

说明了君主专制空前加强。(5分)


关于更多青海省西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青海省西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本文地址:http://zoom.55xw.net/show-30890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